基本情况:
吉林省歌舞团是1954年在原省军区文工团基础上组建的。建团近60年来确实创造过许多辉煌,然而改革开放时期却一度落伍。2006年,省歌舞团已极度不景气:男演员不足6人,能上台演出的只有3人,女演员也所剩无几,面临被解体和消失的危险。
2007年1月,刘春梅走马上任,担任了吉林省歌舞团团长。刘春梅投入50万元招演员、买设备,又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人员使用、工资分配、联系演出市场等方面进行改革,大胆招聘和使用了一批人才,打破了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陈规陋习,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继春节团拜会后,不到两个月时间,省歌舞团又创排了《唱响吉林》《五月的鲜花》大型晚会和慰问公安干警演出,之后连续演出150余场,创收300余万元。随着各类商演的不断增加,团里的收益日益增加,演员的工资由原来的几百元上升到几千元,陷入困境的省歌舞团又恢复了元气并充满了生机。
2010年底,吉林省歌舞团有限责任公司揭牌,迈出了吉林省国有院团体制改革的实质步伐。刘春梅认为,100场零散演出也不如一台国内一流水准的大型原创精品剧目的影响和市场占有率好。2010年她邀请东方歌舞团创作中心主任、国家一级编导何利山和唐文娟夫妻担任编导,创拍了大型原创歌舞剧《关东神韵》(《长白神韵》),《关东神韵》从首演以来就引起巨大轰动效应,省内演出场场爆满、一票难求;该剧在北京、黑龙江、山西、俄罗斯、德国等地演出,并广受好评。2011年9月代表国家赴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国家大剧院演出《长白神韵》,引起强烈反响,又一次受到中央有关领导和部门好评,受到省委宣传部通报嘉奖;临近2012年春节,吉林省歌舞团竟收到央视春晚、文化部春晚等6家卫视春晚的演出邀请。这不仅在省级文艺院团中为数不多,在全国文艺院团中也是凤毛鳞角。
2012年,吉林省歌舞团创排完成大型旅游演艺秀《天地长白》,填补了吉林省旅游业无大型专场文化晚会的空白。《天地长白》是一场大型的旅游奇幻演艺秀,将会作为旅游晚会,在万达长白山国际度假区长白山大剧院长年驻场演出。
特色与优势:
——政治建团,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团人员头脑。除了传达学习中央、省委的有关精神外,针对演艺人员的素质状况和工作特点,创编了《学习活页典选》,人手一册,帮助大家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基本观点。此做法受到了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荀凤栖的肯定,并在全省予以推广。
——建章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分6辑37个方面编制了《吉林省歌舞团有限责任公司规章制度汇编》,作为内部“法规”颁布实施。不要小看这本小册子,它也创造了省歌舞团历史之“最”呢!
——提炼确定省歌精神、省歌作风和省歌人的核心价值观。省歌精神:创新、求精、团结、拼搏。省歌作风:4个3,追求3个零:零事故、零失误、零遗憾;坚持3个精:精心的态度、精细的过程、精品的成果;遵从3个严: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密组织;做到3个勤:勤学习、勤培训、勤总结。省歌人核心价值观:“二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双馨”(德艺双馨),“三出”(出人出戏出效益)。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刘春梅常说:“一定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即使转制改企,也必须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为实现这个理念,不管多忙她都坚持下乡演出。盛夏,她带队去伊通县大孤山镇为农民义务演出;严冬,她又带队去蛟河市农村慰问演出。媒体约刘春梅去社区教唱《楼道之歌》,她欣然应允并组织全团参与。2011年,上级考虑省歌外出演出任务太重,没有给他们安排具体的“三下乡”任务,可省歌舞团这一年的“三下乡”比往年还多。社区、农村、孤儿学校、监狱,到处都有省歌舞团的影子。刘春梅说:“这种演出虽然没有经济效益,但社会效益明显,我们必须承担。”
推荐理由:
刘春梅和她带领的吉林省歌舞团坚持抓铁有痕、踩石有印的工作作风,把仅有十余人的吉林省歌舞团发展成超百人的队伍,创作了属于自己的精品节目,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走出了文艺院团转企改制的成功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