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治理创新研究 > 正文

再芬黄梅:让黄梅戏迸发出新的青春活力

基本情况:

由著名表演艺术家韩再芬担任院长的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是中国著名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团体,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戏剧界第一家以个人命名的剧院。

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的前身,是安庆市黄梅戏二团,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为推动黄梅戏发展,满足广大观众的需求,2005年底,安庆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整合黄梅戏优质资源,充分发挥韩再芬品牌效应,成立了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

剧院成立之初,便打破旧的管理制度,全面实行量才录用,破除终身制,盘活人力资源,促进艺术生产与创作研发相结合,“向外开拓市场”,不断提升经济效益;突出“再芬黄梅”,推动品牌建设……在新的运行机制下,黄梅戏迸发出新的青春活力,一度寂寞的剧场重新热络。

剧院先后重排了《公司》、《徽州女人》、《春江月》、《天仙配》、《女驸马》等经典剧目和三十多出传统小戏。创作出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主旋律作品,并锻炼产生了一大批德艺双馨的中青年文艺工作者。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以“诚实做人,勤劳做事,敬业平和,善待观众”为院训,坚持以人为本、制度创新,盘活了《女驸马》、《天仙配》、《徽州女人》等经典剧目,创作了《公司》、《美人蕉》、《徽州往事》、《浮生六记》等新戏,恢复排练传统小戏三十余台。

2009年,再芬剧院荣获文化部“全国文化先进集体”称号。2010年,韩再芬荣获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等殊荣。 2010年,韩再芬表演艺术史和其所代表的黄梅戏艺术形式,作为世界不同文化经典,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记录、收藏和永久保存,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位入选该项目的中国戏剧艺术家。

2012年9月,再芬剧院实行股份制。2012年,中宣部等四部委授予再芬股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单位”称号,韩再芬获文化部颁发的“文化体制改革先进个人”称号。再芬股份成立以来,实施经典剧目巡演和“再芬黄梅公馆”连锁剧场建设相结合的发展模式,2013年实现销 售收入2000万元,利润900万元。

特色与优势:

再芬剧院按照行业规律、市场规则,与企业合作,开拓市场。先后与安徽新华发行集团、安徽江淮汽车集团合作举办为期三个月的全省巡回演出。与大型企业合作,推出系列宣传项目,与企业互惠、互利。在宣传、推广黄梅戏同时,收获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剧院引进的专业大篷车,不仅承担单位各类演出,还对外承接租赁业务,为社会上各类文艺活动提供便利,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为打造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韩再芬积极探索、建立人才培养机制。一旦发现有好苗子,便想方设法引进、培育。为培养黄梅戏专业和系列人才,适应发展需求,通过多方努力,在安庆师范学院组建了黄梅剧艺术学院,培养出第一批黄梅戏表演本科毕业生,成为黄梅戏发展的后备力量。2008年4月,剧院与安徽新华音像出版社合作,筛选出十一台黄梅戏经典小戏,进行舞台录像,韩再芬亲自担任艺术总监,并在四台小戏中担任主演。这批录像,既是对黄梅戏前辈艺术的传承,又给黄梅戏后生留下的优秀范本。

2013年,再芬黄梅三喜临门: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建院八周年、安庆“再芬黄梅公馆”开张迎宾、安庆广播电视台“再芬黄梅”栏目开播。

“公馆戏”是韩再芬对黄梅戏的一个创新,将经典的黄梅戏浓缩成一小时的表演,放在类似于时尚休闲沙龙的“黄梅公馆”里演出,观众可以近距离欣赏,它将休闲雅聚和观赏演出融为一体,堪称厅堂和小剧场的集合体。表演者近在眼前,和观众声气相通,相互感染,欣赏者可以近距离感受演员的形体、动作、表情乃至眼波,深深陶醉其中。

韩再芬说,她有个梦想:即便离开韩再芬,“再芬黄梅”的舞台也能承前启后,薪火相传,名角荟萃。故此,再芬黄梅公馆作为中国黄梅戏传承基地,不仅是黄梅戏艺术展演的殿堂,更是培育黄梅戏后续人才的课堂。

黄梅公馆的创意广受青睐,合肥、芜湖、黄山、宿州等地纷纷抛来橄榄枝,希望延揽再芬黄梅公馆落户,为本地文化舞台增添异彩。目前,合肥已有两家机构表示希望再芬黄梅公馆入驻。

推荐理由:

再芬剧院的快速发展,让人们看到了文化体制变革所蕴含的巨大能量。而转企改制使文化单位摆脱传统事业体制的束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再芬黄梅”,成为体现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鲜明个人烙印的文化品牌。

“再芬黄梅”,一次次华丽转身,折射的是一座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时代之变。

[责任编辑:焦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