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治理创新研究 > 正文

内蒙古乌审旗: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提升知名度

基本情况:

乌审旗位于鄂尔多斯市西南部、内蒙古自治区最南端,地处毛乌素沙地腹部 ,九曲黄河三面环抱。地理坐标为东经108°17′36″-109°40′22″和北纬37°38′54″-39°23′50″。全旗辖6个苏木镇59个嘎查村,行政区划东西104公里,南北194公里,总面积 11645平方公里。

乌审旗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日照2800-3000小时,大于等于10℃,有效积温2800-3000℃,年平均温度6.7℃,年降雨量为300-400毫米,年蒸发量2200-2800毫米,年平均风速3.4米/秒,无霜期130-140天。

乌审旗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全旗总人口10万人,其中蒙古族3万人。

乌审旗自然景观秀美,素有"塞外小江南"的称誉。黄河一级支流无定河、大漠明珠巴图湾、广袤肥沃的大草原、浩瀚苍渺的毛乌素沙地、犹如点点繁星的天然碱湖、一碧千顷的原始沙地柏丛林,构成了兼具大漠粗犷与水乡秀丽的独特自然景观。经过几代人攻沙治水,植树造林,这里植被覆盖度已达70%,森林覆盖度达到26.1%。这里地势平坦,可利用土地广博。

乌审旗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光荣的革命传统。距今7万年前的萨拉乌苏文化 遗址举世闻名,开创了人类历史文明发展的先河;"独贵龙运动"掀起的鄂尔多斯风暴,演绎出世代牧人抗争图强的民族之魂;蒙古族三大史诗之一的《蒙古源流》记录了蒙古帝国300年的兴衰史,使一代文学巨匠萨冈彻辰名垂青史;"牧区大寨"乌审召精神享誉全国,激励着一代代乌审人奋勇向前;底蕴深厚、源渊流长的传统民族民俗,形成了独具魅力的草原文化,成为蒙古族传统风俗保留较为完整的地区。2006年,乌审旗被国家民协命名为中国"苏力德文化之乡"、"鄂尔多斯民族歌舞之乡"、"蒙古族敖包文化之乡"。

主要特色和优势:

乌审旗文化建设亮点频现。首先是打造出了许多享誉全国的文化品牌:“中国苏力德文化之乡”、“中国蒙古族敖包文化之乡”、“中国鄂尔多斯歌舞之乡”,同时“萨拉乌苏遗址”、“独贵龙”运动旧址也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次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乌审旗委、政府不断加快旗图书馆、文化馆达标升级,两馆顺利通过验级评审,被命名为国家三级馆。2010年图书馆晋升国家二级图书馆。同时延伸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引导农牧民积极参与文化建设,推动城乡文化均衡发展。第三是精心培育“文化独贵龙”。 “文化独贵龙”是以文化户、民间艺人、文化能人为主体,以带动农牧民开展文体活动,提高农牧民综合素质为主要任务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间组织。

效果(推荐理由与评析)

现如今,乌审旗正大步走向文化名旗,全旗上下形成了以文化部门为核心,苏木镇文化站为基础,嘎查村文化室为基点,文化户、文化独贵龙为补充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点,从而推动了乌审旗城乡文化的均衡发展。

[责任编辑:焦杨]
标签: 乌审旗   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