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治理创新研究 > 正文

海南:打造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

基本情况:

美丽海南是海南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指向,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是建设美丽海南的必由之路。必须采取有力举措,与时俱进、坚持不懈的推进。

海南属于欠发达地区,发展不足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必须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壮大实体经济。这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另一方面,海岛生态环境良好,但极其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这对海南的生态环境保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刻提醒我们要精心呵护好海南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海南要在平衡发展与保护的同时,抓住机遇,拓展发展空间,这就要求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理念。摒弃传统的发展道路,遵循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找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最佳结合点,坚持走可持续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特色优势:

结合各市县资源禀赋、生态承载力和环境容量等,科学编制或修编地表水、近岸海域、土壤环境功能区划和各市县生态功能区划,树立全省一盘棋思想,把海南作为一个整体、一个大特区来统筹规划,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实现统一规划、有序布局、合理开发、科学发展。坚持生态立省,环境优先原则,合理布局产业,充分发挥战略环评和规划环评的指导作用,将环境保护目标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将环境保护纳入决策的前端,从决策源头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结合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省域环境功能规划,在自然保护区等生态脆弱区域划定生态红线,履行好环境管理职责,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通过科学编制和实施产业发展规划,加强对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的节约管理,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大幅降低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利用海南优良的生态环境、特殊的自然资源条件以及区位优势等,着重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规模化清洁能源工业等优势产业,并利用区位优势把扩大对外开放和结构调整更好地结合起来,把海南自身的资源环境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以建设国际旅游岛为重要契机,优先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走集约化、设施化、精细化、生态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做大做强海洋产业经济,努力建设海洋强省。

打造一流的生态人居体系。实施“绿化宝岛”大行动,建设多层次的城镇绿地体系,要让森林进城市,公园进农村,改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城市内河、内湖环境,努力实现城镇污水、垃圾全收集和全处理。加强生态民生工程建设,研究出台城镇居民居住区环境管理办法,解决油烟扬尘、各类噪声污染扰民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科学编制村镇建设规划,开展以体现海南黎苗少数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建设风格的城乡风貌改造。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系列创建活动。

推荐理由:

构建了富有时代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大力培育生态文化,倡导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制定生态文明公约,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管理体系。积极推动生态文明教育,开设生态环境教育课程。充分发挥旅游景区、自然保护区和各类国家公园的环境教育功能,培养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具有生态道德的人格品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企业和消费者的绿色理念,促进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

完善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保障措施。建立更加注重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和环境保护制度。探索建立排污权交易、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探索创新投融资模式,大力发展绿色信贷,引导民间资本、外来资本和金融信贷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人力资源和科学技术保障。通过改革创新,逐步建立形成符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责任编辑:焦杨]
标签: 海南   生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