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治理创新研究 > 正文

河南息县:弘扬传统文化,建设德行天下第一县

基本情况:

息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因建县最早和建县后近三千年“息”字未改而被誉为“天下第一县”。早在2008年,息县就打造了以“提高百姓素质、领略名家风采、享受智慧人生、构建和谐息县”为定位的“百姓大讲堂”。“百姓大讲堂”借助县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扩大会议这一平台,已经成功举办了40多期。包括著名作家二月河、央视“百家讲坛”知名主讲王立群、媒体应对专家刘鸿雁、中国30位农村改革人物之一宋亚平等在内4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先后做客息县,为广大干群引来了理论和思想的“活水”。

从2008年7月到2012年7月,息县“百姓大讲堂”走过了整整4年历程,成为息县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有力抓手,使息县干群理论学习的现实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得到大大提升,在息县干群中产生了持续深入的影响,为息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息县连续4年荣获市委、市政府表彰的“县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先进集体”。2011年1月,在全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座谈会上,息县是全省唯一在会上发言、介绍学习体会的县。

2012年7月,息县县委、县政府做出了在全县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打造“天下第一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和“全国文明道德示范县”的重要决定。在经过考察学习之后,我们决定在“百姓大讲堂”的基础上,以“弘扬传统文化,提倡道德育人,净化心灵世界,增进社会和谐”为宗旨,开办“道德大讲堂”,让道德建设从过去的“天上”回到了“人间”。十八大胜利召开以后,我们将“道德大讲堂”作为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有效载体,使“道德大讲堂”根深叶茂,使十八大精神入脑入心。

主要特色与优势:

1、领导重视受众广。2013年年8月4日至6日、11月27日至29日,息县县委宣传部先后主办了两期全县规模的、千人以上参加的“道德大讲堂”,参会对象均以县四大家领导以及县直各单位、各乡镇领导干部为主体,开创了县级党委政府举办传统文化教育的先河。各乡镇、各单位也都结合自身实际,纷纷举办不同规模、针对不同群体的“道德大讲堂”。目前,全县不同类型的“道德大讲堂”已举办20多期,受众数十万人。

为推动全县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深入持续开展,息县成立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办公室,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作为县委宣传部长期机构,明确为正科级单位。县委还出台了《关于重品行凭实绩用干部的意见》,制定了干部品行标准和德的考核办法,把德的考核结果纳入干部考评体系,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干部考核等次的重要依据。县委书记余运德多次对为什么开展以及如何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教育活动,进行强调和安排。同时,制定并下发了“在全县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暨打造全国文明道德示范县活动方案”。全县各乡镇、各单位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召开了学习动员大会,制定了具体有效实施方案,对本地、本单位开展学习教育活动进行全面、具体的安排,迅速掀起学习教育活动的热潮。

2、感人肺腑效果好。中央党校教授刘余莉、任登第,百家讲坛的国学大师李一冉,海南省原司法厅副厅长、监狱管理局局长张发,山东省《天下父母》栏目总导演吕明晰,受到总书记接见的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田秀英,全国十大孝子王希海,浪子回头的企业家王双利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者、践行者分别应邀做客息县道德大讲堂。他们的每一堂课都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感天动地、触及灵魂,而且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让人醍醐灌顶,催人潸然泪下。大讲堂现场情景交融,感人肺腑,场场座无虚席,场场掌声雷动。有的还带着父母、家属和孩子来听,走廊里也挤满了人。不少企业和个人还主动捐款、捐物,很多人都流下了或感动或喜悦或懊悔的泪水,尤其是讲座互动环节,不少人还走上讲台,扪心忏悔,践行孝道,体会亲情......会后有众多听众纷纷反映,说这样的讲座太好了,听了真是胜读十年书,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堂课,要求以后要多多举办。

3、立体宣传氛围浓。通过多媒介、多渠道、多形式的立体的、全方位的宣传,在全县营造浓厚的学习教育氛围。息县电视台在有线2套循环播放传统文化学习教育宣传片,让全县人民共同学习见证传统文化改变人生、改变命运的生动案例,让传统文化走进了全县人民的心中。《息县新闻网》、《息县政府网》及各单位门户网站开辟专栏详细介绍全县及各单位学习教育动态,交流学习教育成果。县宣教办定期编印简报,及时总结各单位、各乡镇的活动开展情况及好的做法。县城、乡镇主要街道张贴、悬挂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宣传标语、横幅,让广大干群随时随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县群工部等窗口单位在接待大厅循环播放传统文化教育光碟,丰富了学习形式,扩大了学习教育范围。

4、形式多样齐推进。在学校,传统文化教育走进了中小学课堂,中段考试的试卷上有了传统文化的一席之地;在机关和乡镇,周二、周五固定的学习日里,干部职工看碟片、读经典,做笔记、写心得、谈感受、争践行;在城市和乡村,千千万万个家庭,人们围着电视机,守候着息县电视台一场场传统文化的讲座......

各单位、各乡镇纷纷举办不同形式、不同人员参与的道德大讲堂。县委组织部将传统文化弘扬与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相结合,邀请专家为学员们作“传统文化教育与幸福人生”的专题报告;县教育系统迅速启动了暑期国学培训、“八德”素质报告会及传统教育进校园活动;县人社局利用周末邀请专家在全系统举行传统文化教育讲座;县文联组织全县美协、书协会员把弘扬传统文化与书画艺术结合起来,创作一批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书画作品,通过举办巡回展出,使传统文化以生动形象的文艺形式走进大众视野;职教中心成功举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学习力行《弟子规》”论坛暨传统文化进校园启动仪式;曹黄林、关店等乡成功举办了“学国学颂经典”大型文艺演出,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弘扬传统文化。

效果与推荐理由:

1、传统文化教育改变了政风。传统文化教育切实增强了各级干部的民本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通过对传统文化中“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学习,各级领导干部更加深化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思想认识,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心解决群众难题。同时,传统文化教育也让干部长了智慧。以前有些干部解决工作难题,多是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手段来解决。学习传统文化后,他们不再仅仅是去执行政策,而是站在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泛爱众,推己及人”,带着更深的感情、带着更大的责任,为民谋福。息县县委书记余运德把化解信访问题办公会开到信访人家里的病床边,去真切感受信访人的疾苦,察民情、听民声、化民怨。广大干部职工纷纷向低级庸俗的言语及“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一切不文明行为告别,提升文明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县公安局、孙庙乡等组织单位干部职工到敬老院走访、慰问老人,关店乡的党委政府班子集体募捐近14万元资助贫困学子,用实际行动践行传统文化,感染带动广大干群;长陵乡、濮管区等组织领导干部与贫困儿童结帮扶对子等以实际行动践行中华传统文化,赢得了群众的称赞。

2、传统文化教育改变了民风。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稳定了民心。通过各级党员干部带头学习践行传统文化,在县电视台和信访接待大厅连续播放传统文化教育视频,广大人民群众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影响,较少了矛盾,促进了和谐,打架斗殴、酗酒赌博的少了。杨店乡司法所所长陈彦新说,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以后,日常民事纠纷调解的成功率大大提高了。棠集村群众马丽敏,丈夫去世后,三个儿子都不愿意赡养她。陈彦新知道后,主动对其儿子开展孝德教育,只用了一个上午,三个儿子就妥善解决好了对母亲的赡养问题。

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也受到了奇异功效。息县职教中心的团委书记左媛媛感触最深。她说,职高学生一般都是调皮捣蛋、基础差、养成教育差的孩子,以前随手扔垃圾的现象随处可见,现在,学生们不但不乱扔垃圾了,还能主动捡起垃圾。以前,学校食堂剩菜剩饭的现象很严重,一天就能产生几大桶泔水,现在,几天一个桶都盛不满。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同事关系更加和谐了,很多老师都感觉上班是一种享受。在息县第二期道德大讲堂上,职业教育中心的100多名学生当上了义工,其中,有一名学生义工,一天共向老师和听众鞠了680多个躬。他说,头虽然低下了,但扬起的是一颗恭敬心、谦卑心。

3、传统文化教育融洽了干群关系。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开展以前,县委、县政府大门经常被上访群众围堵,造成办事的进不来,有事的出不去,信访秩序非常混乱,影响了机关正常办公。传统文化教育开展以后,随着一些信访积案的化解,全县不仅没有出现一起围堵县委、县政府大门的事件,反而是有些信访群众因问题的圆满解决向县委、县政府送锦旗表示感谢之情。如11月1日,城关镇6位老人到县委大院送来了“为民解忧,感谢党恩”的锦旗,对县委以爱民为民的情怀,迅速受理群众信访,责成有关部门成功追回100多名老年人被骗的10余万元“养老钱”并控制犯罪嫌疑人表示感谢。

4、传统文化教育破解了信访难题。息县以传统文化教育开启和谐信访之门初见成效。传统文化教育开展以来,息县上三级访量呈现出逐月减少的良好态势。十八大期间,被作为省市信访工作重点监控县的息县,却是一片风平浪静。邀请信访老户参加道德大讲堂,听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座,有针对性地制定思想转化方案,一批信访老户得到迅速感化,诉求正趋于理性,信访难题得以破解。

信访老户向金芳因拆迁安置补偿要求过高,得不到满足,从1997年开始不断上访,她参加了道德大讲堂后,深受教育感染,不但停止了上访,而且积极践行传统文化,主动在息县道德大讲堂中当义工,教育其他信访群众。信访老户梅华平因为上访在息县远近闻名。她多次采取极端行为进行非访,曾被拘留过两次。她扬言要在天安门广场自焚,制造恶劣影响,还给市主要领导发短信,准备在十八大期间做一些“大事情”。今年9月份,县委书记余书记约访了她,经过积极努力,她同意了参加传统文化的学习。我们宣传部专门派一名副部长陪她接受了为期四天的传统文化教育,之后,梅华平又到山东接受了一个月的传统文化培训。如今的梅华平,不但停访息诉,而且走上了息县道德大讲堂上的讲坛。她把曾经的自己当成一个反面教材,现身说法,希望通过她的改变,让更多的上访户也能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所改变,尽早从上访的漩涡中解脱出来。在第二期大讲堂期间,她和学生义工们一起,自愿为大讲堂服务,她还让上大学的儿子专程回来,加入志愿者团队。

[责任编辑:焦杨]
标签: 河南息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