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广东蕉岭“三位一体”的农村综合改革是以农村产权改革为核心,新型农业经营方式转变为动力,新型城乡协同发展为目标的综合性改革,重点围绕三方面进行:1、打造农村产权交易综合体。在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基础上,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和农村产权融资担保平台,形成产权交易、融资担保、社会化服务体系。2、打造农业生产经营综合体。以确权促流转,加快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构建完善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3、打造新型城乡发展综合体。为新型城镇化农民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服务;以城区实体性农业中心来应对现代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需求;以“美丽乡村”工程推进农民生活城镇化,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目前,全县52个行政村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2013年10月,率先颁布广东省首部县级《家庭农场管理办法》、《农村产权交易管理办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11月8日率先成立广东首家县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立县、镇、村三级产权交易体系。通过产权交易平台,促进12笔共1720亩农村产权流转鉴证工作,扶持培育一大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担保抵押贷款流程,成功实现总额共81万他物权抵押融资。12月,“美丽蕉岭1+8+N”工程启动,充分发挥蕉岭内生的极具客家特色的村民理事会等基层自治组织的积极作用,加快村庄环境整治、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社会保障与就业服务等工程,走出一条蕉岭特色的新型城乡发展之路。
特色与优势
蕉岭农村综合改革的特色在于综合性、深层次性和协调性。在“四化”同步发展背景下,蕉岭农村改革不局限于某一方面,而是综合性改革;不是表面的改革,而是触及深层次的产权改革;不是单一推进城镇发展,而是强调城乡的协调性。蕉岭改革的优势在于:广东省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改革开放36年来,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始终站在改革前沿;蕉岭地处粤东,农民思想解放,改革需求强烈,进程较快,成效明显。蕉岭改革实验区还是国务院批准下成立的全国首批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新形势下,探索创新、先行先试,积累经验为全国农村综合改革闯出一条新路。
获奖与媒体报道
国内主流媒体对蕉岭改革情况予以了全面深入报道,如“蕉岭以产权改革为导向为农村改革闯新路”(南方农村报2013年9月1日);“蕉岭县‘农村改革’先行先试惠百姓”(羊城晚报 2013年11月4日);“蕉岭土地确权探路农村综合改革”(南方日报2013年11月9日);“深化改革蕉岭五华结合实际贯彻三中全会精神”(梅州日报 11月11日);“广东农村综合改革涌现‘云安探索’、‘蕉岭模式’等典型”(南方农村报 2013年12月20日);“农民与市场从来没有这么近—由广东蕉岭县八宗土地流转看农地改革”(农民日报2013年12月19日)等;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和讯网等各大网站对改革报道进行转载;并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州电视台、梅州电视台等媒体多次采访,正预约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改革被梅州电视台评为“2013年度十大新闻”;此外,县级产权交易中心还接受广东省农业厅、广东省妇联、中国人民银行、山东东平调研组、江门市农业局、深圳产权交易中心等数十家省市考察团访问学习,改革还引发学界关注。
推荐理由
广东蕉岭紧紧围绕“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新要求,以产权改革为核心,立足实际,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在当前“三农”核心问题上重点突破,有效破解农村发展中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深化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积累了重要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