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本情况
成都市温江区涌泉街道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探索“数字涌泉”综合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建立以居住地为单元的数字化管理创新模式,在全省率先实现镇街级城市管理和居民服务数字化、精细化、现代化。通过搭建数字平台,探索智能管理新模式。一是打造镇街级社会管理信息化系统——“数字涌泉”社会管理综合指挥中心,集成数据处理、事务处置等功能,实现居民服务和城市管理“网络平台一体办结”。二是组建居民综合信息数据库,按照居民住址、户籍等情况分类设置143个字段,录入163万条动态信息。三是以指挥中心为枢纽,以网格员手持电脑为基点,通过3G无线网络连接和GPS定位,完成从“中枢神经”到“末梢神经”数字平台架构。四是以“数字涌泉”综合平台为核心,整合社区手机报等公共服务信息资源,为居民提供8大类69项服务,形成信息交融、集成互联、高效便捷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其次,科学划分网格,推进工作方式新转变。一是将社区划分为5个一级网格、楼栋划分为20个二级小网格,每个小网格服务250—350户居民。二是从社区“两委”干部、工作人员和业务协管员中竞争选拔,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长、4名网格员,实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将虚拟网格实体化。三是实行网格员小区院落分格包干制,定点联系包干区域居民,网格员承担就业社保、民事调解等20余项职责,实现对居民“全天候、零距离、点对点、全覆盖”扁平化高效快捷服务。
2.主要特色与优势
再造工作流程,畅通多元服务新途径。指挥中心采取事件采集上传、办理反馈双循环模式,实现信息准确到达、准点处理、准时办结。通过“网格通”及时将事件处置情况发至居民手机,居民对办理结果、服务态度等进行评价,指挥中心根据评价对业务人员及网格员实行考核。并依托“数字涌泉”信息平台,社区日常事务由网格员直接解决,将社区干部从繁杂事务中解脱出来,更多地从事教育、宣传等工作,实现基层工作“减负”,社区职能归位。
3.效果(推荐理由与评析)
一是实现粗放管理向精细服务转变。数字化社区服务模式建立了基层社区动态数据信息库,对问题发现、指令下达等均有详细记录,使社区居民需要解决问题均有责任主体,每一案件均能全程跟踪,处置结果由网格监督员现场确认结案,形成完整、高效处理过程,实现对社区居民精细化服务。二是实现被动管理向主动服务转变。过去的管理模式,社区管理人员缺乏主动发现问题动力,数字化社区服务模式通过合理划分社区网格和建立网格员、网格监督员队伍,将问题收集由单一主体转变为同时由第三方查找。社区管理人员主动服务积极性明显增强。三是实现分散管理向集成服务转变。数字化社区服务模式将市政建设、劳动就业等问题通过智能综合平台归并到监督、指挥2个工作轴之下,通过敏捷高效指挥调度,使资源得以整合,力量得到协同,实现从多头管理到统筹服务,从单兵作战到协同作战转变。四是实现突击管理向长效服务转变。提出根治措施并上升为制度规范,从而形成社区服务长效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