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治理创新研究 > 正文

深圳关爱行动:“以爱筑城”的生动实践

基本情况

当前,社会矛盾多发,社会价值多元,如何在矛盾中求和谐,在多元中立主导,成为城市治理的一大考验。深圳作为一座较早步入市场经济轨道、较早面对社会转型期问题的移民城市,选择以“爱”筑城,每年组织开展“深圳关爱行动”,动员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各界群众以各种形式关爱各类需要帮助的人,通过“爱”来谋求社会最大公约数、凝聚社会共识,使之成为推动社会和谐有序、良性运行的一种强大的“软力量”。

深圳关爱行动由深圳市文明委主办,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民政局等50多个单位参与承办或协办,从2003年起,每年开展一届,目前已经连续开展至第十一届。十余年来,关爱行动共组织开展了1.6万余项爱心活动,吸引了千万人次参加,培育和宣传了丛飞、孙影、李亚威、郭春园、李传梅等一大批爱心人物,推动形成“募师支教”、“燃料行动”、“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劳务工关爱基金”等一大批品牌公益项目。

主要特色与优势

(一)顶层设计,搭建平台。关爱行动不是众多爱心活动的简单聚合,而是一个综合性的爱心平台。在关爱行动中,深圳市注重顶层设计,通过举办“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在媒体开设《公益周刊》、《幸福周刊》,创办明善公益网、公益组织孵化中心等方式,逐渐搭建出一个汇集公益信息、整合慈善资源、促进爱心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公共服务平台。

(二)政社合作,全员动员。关爱行动探索出一种“党委政府主导、媒体承办推动、企业社团协同、社会公众参与”的运作模式,动员各级党委政府出台有利于民生福祉的各项政策举措,动员新闻媒体参与公益慈善项目宣传和运作,动员企业、社团和社会公众全员参与各类爱心活动。这种模式既充分利用了党委政府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又充分发挥了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政府”和“社会”共同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主体,壮大了爱心力量,激发了社会活力。

(三)内涵丰富,全面覆盖。关爱行动积极致力于关爱各种有需求的人,关爱人的各种需求。从其关爱的对象来看,包括低保困难群体、来深建设者、未成年人、英模烈属,以及教师、医生、警察等特殊职业群体,老少边穷地区和灾区的困难群众等等;从其关注的领域来看,包括“温暖计划”、“幸福计划”、“彩虹计划”、“成长计划”、“绿色计划”、“传递计划”、“阳光计划”、“平台计划”等“八大计划”,每年开展项目上千项,内容涵盖了物质关爱、文化关爱、能力提升、长效救助机制建设等各个方面。

实施效果

关爱行动帮扶了大批弱势群体,缓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十年来,深圳市慈善会、深圳市红十字会、深圳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三大爱心账户募集的26亿多元善款,让无数人摆脱了困境、重拾希望。

关爱行动使参与公益慈善和志愿服务事业成为深圳人的生活习惯和现代时尚,使深圳不仅拥有高楼大厦,更拥有“关爱·感恩·回报”的城市品格,成为全国人均年捐赠额最多、无偿献血和器官捐献人数最多的城市,成为闻名遐迩的“关爱之城”、“最慷慨的城市”、“七星级慈善城市”。

关爱行动弘扬了“助人者最乐,行善者最美”、“阳光·辛勤·感恩”等一系列深入人心的观念,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圳实践”,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民成俗”的现实载体。

鉴于关爱行动的突出成效,由国家民政部等部委主办的“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确定落户深圳;广东省参照深圳关爱行动的模式,在全省开展“南粤关爱行动”;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学学会、清华大学等社科理论界对关爱行动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南方日报等各级各类媒体对关爱行动进行了持续全面的宣传报道。

[责任编辑:焦杨]
标签: 深圳   深圳关爱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