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治理创新研究 > 正文

朝阳区党政群共商共治工程

1.基本情况

为了有效破解政府出力不讨好,越是好事越难办这一难题,朝阳区2012年提出在城区24个街道全面开展“为民解忧工程”,2013年在此基础上总结上升为“党政群共商共治工程”。核心是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统筹引领作用,整合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有利资源,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形成党政群共同协商、共同参与、共同治理的工作模式,逐步实现由“政府单向决策、居民被动接受”转变为“政府和居民双向互动、共同决策”。做到每年的实事干什么、怎么干,先征求老百姓的意见,通过规范“知忧—议忧—解忧”工作流程,建立“问政、问需、问计于民”常态化议事平台,重点解决居民在生活环境、社会安全、公共服务等方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那些百姓身边看似细小琐碎但又确实困扰生活的“烦心事”,逐步培养居民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能力,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朝阳区“党政群共商共治工程”分为问政季、解忧季、收获季三个阶段推进。

2.主要特色及优势

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政府单向决策、居民被动接受”的模式,将居民的实际需求放在第一位,实现“政府和居民双向互动、共同决策”,集中财力解决居民反映最集中、最强烈的问题,做到了有的放矢。

3.效果(推荐理由与评析)

有效补充了社区基本公共服务,提高了居民自治和参政议政能力。通过搭建社区、街道两级议事平台,建立社区议事协商会,引导民意进入提炼、筛选、论证、决策、立项、监督等协商管理轨道,实现了从“行政管理”向“协商治理”的有效转变,居民百姓在参与中极大提高了参政议政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自治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

[责任编辑:焦杨]
标签: 朝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