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治理创新研究 > 正文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央企培养自己的卓越带头人

基本情况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1月,简称“国机集团”,2013年7月与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重组,成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世界五百强企业。国机集团是中国机械工业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业务链最完善、研发能力最强的大型中央企业集团。拥有近50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10家上市公司,140多家海外服务机构,全球员工总数近10万人。国机集团连续多年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2012年营业收入达2142亿元;连续多年位居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百强榜首、国资委中央企业业绩考核A级企业。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围绕装备制造业、现代制造服务业两大领域,着力打造机械装备研发与制造、工程承包、贸易与服务三大主业,服务领域覆盖了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建筑、轻工、汽车、船舶、矿山、冶金、航空航天等国民经济重要产业领域,为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专业化服务。国机集团具有较强的资源集成和运用能力。雄厚的研发实力、广泛的全球营销网络、强大的资金实力和项目融资能力,形成了涵盖设计、研发、制造、工程承包、系统集成、国际贸易等方面的完整产业链,具备独特的产业价值和市场竞争优势。

在机械装备研发与制造业务领域,国机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农业机械、林业机械、地质装备制造企业,以及最重要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之一,众多市场领先的优秀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同时拥有在重型机械、电站设备、石化通用、机床工具、汽车工程、机械基础件、仪器仪表及环保设备等领域强大的研发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向国内外市场提供了一大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装备和技术。

在国际工程承包业务领域,作为全球知名的国际工程承包商,国机集团连续多年入选(ENR)“全球225家最大国际承包商”前50强、“全球200强工程咨询设计企业”前100强,在业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在全球众多国家和地区的工程市场具有重要的市场地位。2012年,国机集团名列(ENR)“全球225家最大国际工程承包商”第24位、“国际工程设计企业200强”第77位。

在贸易与服务业务方面,国机集团是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和国外先进技术和产品引进的重要窗口,是中国最大的汽车贸易和服务商,是中国机械工业最大的进出口贸易企业。

典型经验

刘敬桢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他曾经晚上在医院照顾罹患癌症的父亲,白天到单位卫生间洗把脸继续工作。”“开拓印度电站市场那会儿,刘敬桢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一个条款一个条款地争取,谈判之余还见了十几个客户。”谈到刘敬桢的拼命工作,每个同事都能讲出好几个例子。问他为什么这样,刘敬桢说:“我就不相信搞不好国有企业。”

刘敬桢提到员工“吃苦出大力”却挣不到多少钱的时候,竟一度哽咽到说不出话。“企业就是一个大家庭,我就是家长,如果不能让兄弟姐妹们过上有质量、有尊严的生活,我心里过不去。”他说。

刘敬桢的坚定还来自于强烈的责任感。“组织把企业交给我,组织信任,领导支持,员工期盼。我唯有踏踏实实做事,规规矩矩做人,把企业搞好,让员工活得有骨气、有尊严、有质量、有价值。”

推荐理由

2005年,刘敬桢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国际合作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5年后,中汽国际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了14倍,净利润增长了43倍。2010年,刘敬桢调任中国海洋航空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副书记。一年多时间,中国海洋航空集团就初步实现了内部资源的优化重组,步入了快速发展轨道。2011年,刘敬桢兼任中国机械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不到一年,中机建设就开辟了巴西造船市场,签署了某国7个电站项目订单。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吸引和培养优秀企业管理者的过程中,刘敬桢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

[责任编辑:焦杨]
标签: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