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治理创新研究 > 正文

中国中化集团:现代农业的新典范

基本情况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简称中化集团,英文简称Sinochem Group)成立于1950年,前身为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历史上曾为中国最大的外贸企业。现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总部设在北京。

中化集团主业分布在能源、农业、化工、地产、金融五大领域,是中国四大国家石油公司之一,最大的农业投入品(化肥、种子、农药)一体化经营企业,领先的化工产品综合服务商,并在高端地产酒店和非银行金融领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作为一家立足市场竞争的综合性跨国企业,中化集团提供的优质产品和专业服务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衣食住行方方面面,“中化”和“SINOCHEM”的品牌在国内外享有良好声誉。

中化集团也是最早入围《财富》全球500强的中国企业之一,迄今已23次入围,2013年名列第119位;并被《财富》评为“2013年全球最受赞赏公司”,位列贸易行业榜首位。多年来中化集团坚持不懈推进战略转型和管理变革,实现了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在国务院国资委业绩考核中,中化集团连续九年、连续三个任期均被评为A级。

典型经验

(1)科技升级,把大田搬到实验室

2012年,全球第一张水稻全基因组育种芯片在中化集团所属中种公司诞生。

“有了这个有效工具,我们就把大田搬到实验室来,进行大规模精准筛选。减少田间工作量,加快育种进程。”中种公司生命科技中心的研究员喻辉辉博士说,“原来一个品种平均8到10年的育种周期,现在只要3到5年就可以完成,缩短了近一半。”

这是中化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10年间,中化集团努力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成为引领国内农业投入品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在种子领域,中化投入50多亿元建设了国家级种子生命科技中心,培育优良的农作物品种。

在农药领域,目前国内生产的农药主导品种40%以上由中化集团所属沈阳院开发并推广应用,其中有两种自主创制的杀菌剂已成为国内市场的主导产品。

在化肥领域,中化率先引进的中国农大控释肥料技术,成功实现了产业化,肥料利用率提高到60%—70%,有效降低了对土壤、空气和水的污染。

(2)供应保障,农资直达农村

在三亚市凤凰镇中化化肥农资超市,农民黄国生这样说:“这里货真价实,一站购齐,还管配送,买的是放心!”超市不光货全,还提供专家坐诊、测土配方等多种服务。

从保障供应到便捷供应,10年间,中化集团架设起了覆盖全国95%以上耕地面积的综合性农资分销与服务网络,向农民提供产品配送服务,促进农资直达基层。

刘德树说:“过去计划经济,我们一船一船卖化肥。如今,中化集团在全国设立了2000多家乡镇、村级化肥分销网点,我们必须深入田间地头,走村串巷,一袋一袋地推销。”

截至2012年底,中化集团化肥供应覆盖国内近90%的耕地生产,为国家粮食稳产、增产提供了重要保障。在农药领域,中化集团构建农药分销网点4100 多家,覆盖国内主要农业省份,基本做到及时满足农业生产对农药的需求。

针对农资市场季节性特点,自2004年起中化集团连续9年承担国家淡储任务。在种子方面,储备国家级救灾备荒种子达200万公斤。

(3)“点对点”服务,深入田间地头

万宁市龙滚镇农民李伟,对中化“点对点”服务体会最深。“过去施肥靠经验,肥大水大,产量上不去,去年技术员手把手指导后,亩产创下5000公斤的好成绩。”现在合作社社员都成了中化化肥的忠实“粉丝”。

中化化肥海南分公司总农艺师冼昌华说:“我们每个市县都配有农艺师,每个乡镇我们都有农业技术服务人员,基本可以覆盖全岛。”

春耕时节,中化化肥100多名专职农艺师到田间地头现场指导,成为当地种植施肥的“农家教授”,把单一培训改为参与式培训,使农民由被动地“听”到主动地“学”。为扩大指导辐射面,中化还创新性地开展远程视频诊断,将“现场服务指导”延伸至农田“最后一公里”。

中化化肥还与农业部共同建设“农民田间学校”活动,把课堂开到田间地头,引导农民主动参与。目前已在20多个省累计开办了100多所农民田间学校,直接培训农民超过1万人,间接受益农户达到30万户以上。

推荐理由

从东北黑土地到江南鱼米乡,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的各种服务队活跃田间地头,力推现代农业发展。中化集团经过近10年的转型,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农业投入品一体化经营企业,“中化致力与中国现代农业共同成长,真正心系农民、服务农民,才能获得社会和市场的认同,才能不负央企的责任。”中化集团总裁刘德树表示。

[责任编辑:焦杨]
标签: 现代农业   中国中化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