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中国南车集团公司主要从事铁路机车车辆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及相关产品的设计制造,在我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中具有重要的行业地位和行业影响力。中国南车集团公司下属27个子企业,分布在全国10个省、市,2006年末资产总额为323亿元,员工9万人,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271亿元,控股上市公司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控股中国南车集团襄樊牵引电机有限公司等公司,主要核心资产已经注入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南车是一个年青的企业,在二十一世纪初经重组整合而设立,充满着活力,充满着朝气。南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企业,100多年前诞生于大江南北,是中国工业文明摇篮,百年的经营积淀了丰富的内涵。总结、提炼、充实百年的经营理念,既传承优良的传统,又与时俱进。我们的经营理念,引导企业走正确的路,干正确的事。
典型经验
(1)第一号文件——寻找新战略
典型的老国企都曾经有格外崇高的理想,但是在市场大潮中,由于没有适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往往举止失措,陷入困境。老国企的新生,常常是从制定科学的战略开始的。
当年机车车辆工业从铁道部脱钩重组,形成了全新的竞争格局。赵小刚等南车领导认识到,只有清晰的发展思路、系统的发展措施,才能实现企业快速、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因此将战略的研究、制订作为头等大事。集团成立不久,南车就以第一号文件的形式对战略问题进行了专项安排。
在战略定位上,南车集团非常珍惜自己作为装备制造业中央企业的身份,也高度认同国务院国资委的要求:加快培育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装备制造集团,培育和形成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和制造基地。
在此基础上,中国南车确立了“生产一流的产品,拥有一流的技术,培养一流的员工,向用户提供最有价值的绿色产品,将企业打造成最具社会责任的行业先锋”的经营宗旨,提出了“2010年进入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三强,2015年向世界500强企业迈进、‘中国南车’成为全球知名品牌”的发展战略目标,并形成了科学规范的战略管理体系。
在大的战略目标下,南车不失时机地抓住难得的战略机遇。根据党中央提出的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和铁道部建设和谐铁路及国资委关于加强企业战略管理的要求,南车牢牢把握加快企业自主创新和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机遇期,紧紧抓住中国铁路高速重载和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关键机遇。南车的迅速发展,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对一个现代企业来说,再好的战略如果不随环境变化而调整,也会逐渐僵化,失去活力。南车整体改制为股份公司后,以“新南车、新发展”为主题,已初步完成了新版战略修订工作,将以国际领先为目标、以全球业务为着眼点,从以内生式发展为主向以外延式发展为主转换增长模式,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再用3-8年时间,达到进入全球业内三强、中央30-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企业、世界500强企业的目标。
(2)自主创新走新路
几年前决定引进国外动车组先进技术时,其技术路线也曾受到一些舆论的强烈质疑——一些行业“交出市场却换不来技术”的尴尬会不会重新上演?
承担动车组项目的中国南车四方股份公司打消了人们的质疑。他们坚持“以我为主”,在成功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时速200公里动车组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迅速形成动车组的国产化批量生产能力。更重要的是,该公司迅速同步实现再创新,完全搭建起了国际先进的高速动车组技术平台,于2007年底自主研制出了中国首列时速3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6辆长大编组座车动车组于今年6月刚刚下线,世界首创的卧铺动车组也将问世。
对这个问题,赵小刚有深刻的见解。他说,在技术引进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三个关系:一是引进技术和合资合作的关系。在合资合作中牢牢把握住企业的控制权,不能丧失自己的品牌和市场。二是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的关系。引进技术,不能光引进组装线,把企业变成一个单纯装配厂,而核心技术仍掌握在他人手里。引进技术关键在于消化吸收,进行技术引进的配套投入。三是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引进技术后,要快速建立基础的研发平台、制造平台和产学研联合开发平台,给自主创新预留空间。事实上,技术可以引进,技术创新能力却要靠自己培育。只有具备了这种创新能力,先进技术才能真正为我所有、为我所用。
处理好这三个关系的关键无疑就是“以我为主”。为了实现“以我为主”,随着技术引进项目的开展,中国南车同步提出了先人一步建设设计、制造、产品“三大技术平台”的举措。各业务板块均根据自身产品特点,制订三大技术平台建设的项目书,并在经过科学评审后分步实施。南车内部的优势人力、物力、财力向着三大技术平台的建设集中,通过有组织的学习和产品开发实践,获得只能由企业自我生成的创新能力。
(3)产业整合激发活力
近年来,遵循“突出主业,突出管理,突出效益”的思路,南车专注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针对过去“主业不大,辅业不强,重复布局,资源分散”的状况,南车提出“主机产品集约化、重大零部件专业化、一般零部件市场化、后勤辅助社会化”的对策,大手笔地调整产品布局,南车先后推进了电机业务、货车业务、电力机车资源整合工作,形成整体合力。特别是货车业务整合,以现代化大生产理念,利用参与整合各方的自身优势,科学确定新的产品结构布局和定位,令相关企业在整车制造、整车修理、关键部件上形成专业分工和规模生产,从而构筑起具有中国南车特点的“长江框架”。
2007年11月,新组建的中国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在武汉正式运营,一个具有年新造货车11000辆、修理货车17000辆和出口配件40000吨能力的亚洲最大规模货车研发制造基地正在形成。而在以前,组成长江公司的几家企业,都生产同样的产品,都没有规模效应,而且常面临内部的竞争。
在不断整合的过程中,南车集中清理多经企业,集中资源做最熟悉、最擅长的轨道交通装备业和专有技术延伸产业,投入重金打造产业龙头,已经建成中国最大的电力机车研制基地、全球最大的高速动车组研制基地、全球技术领先的大功率内燃机车及柴油机研制基地、中国最大的铁路客车研制基地。
2007年,中国南车启动了集团成立以来最重要的一次改革,整合集团最优质的经营资产,整体重组成立了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这标志着中国南车在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装备制造集团的道路上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推荐理由
科学的战略、强大的创新能力、清晰的产业整合——这三大法宝使得有百年历史积淀的南车变身为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国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