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新兴铸管集团,由解放军总后勤部原生产部及所辖军需企事业单位整编重组脱钩而来。目前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是集资产管理、资本运营和生产经营于一体的大型国有独资公司,世界500强企业(2013年第406位)。
集团总部位于北京CBD财富中心。新兴际华集团有金属冶炼及加工、纺织服装、专用设备制造等主营业务板块。主要产品有球墨铸铁管、管件、钢格板、钢材、工程机械、特种和专用车辆改装、油料器材、纺织品、服装、染整、皮革皮鞋、橡胶制品、装具等。
新兴际华集团是目前综合实力和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茅、产量销量居于世界首位的球墨铸管生产研发基地,也是国内最大的钢格板和后勤军需品、职业装、职业鞋靴生产研发基地,最大的高端纺织品生产研发基地,同时也是外军军需品市场的主要采购、加工基地,拥有军需装备出口权。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军需品检测中心,拥有国家级企业博士后工作,拥有“新兴”、“强人”、“福龙”、“3502”、“3517”、“3537”、“3539”、“sy3523”等8个中国驰名商标。
新兴际华系国家级创新型企业。作为首批董事会试点中央企业,采取“战略管控+财务管控”的管控模式,实行三级法人体制。
典型经验
(1)“精细管理”与“以人为本”
当前,外部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尤其在钢铁等产能过剩的行业,如何在结构调整中强化管理,靠管理管出效益,对所有相关行业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新兴际华通过划小核算单位,将总指标逐级分解落实到工段、班组、员工,加快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优化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标准,并把降本增效的成果与提高职工收入结合起来,这些措施看起来并不神秘,也不复杂,但调动了全体干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了全员的主人翁意识,产生了实实在在的效益。这里面蕴含着“精细管理”的精髓和国企特有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
(2)模拟法人
在钢铁、纺织等行业企业承受着经济下行和产能过剩带来的巨大压力之时,新兴际华集团(2.53,-0.01,-0.39%)在2012年保持了连续11年的稳健上升势头,实现营业收入1803.13亿元,同比增长22.15%,净利润32.28亿元,同比增长12.83%,并成功跻身世界500强。“面对挑战逆势上扬,主要得益于我们从2008年以来,狠抓精细化管理和成本管理,陆续探索建立了管理创新体系。”新兴际华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刘明忠介绍说。
新兴际华有着什么样的管理创新体系?
生产基地的车间里井然有序,工人们正在按照规程操作。走进生产车间的一间微机室,可以查到任何一个班组当天工作的核算情况:成本为多少,耗能为多少,产出为多少……逐次累加,每人每月工资奖金由此决定;随意抽查,哪一环节出现纰漏一目了然。
这就是从2008年起在集团核心企业新兴铸管(4.95,-0.06,-1.20%)股份公司试点推行的模拟法人实体运行机制:以降本增效为中心,将市场机制引入到集团各子企业所属的事业部(分厂)、车间(工部)、工段和班组等这些原来不是法人的企业内部经济主体和生产单位之间,实现内部经济主体的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通过划小核算单位,将总指标逐级分解落实到工段、班组、员工,充分体现经营成果与薪酬总额挂钩,从而实现“人人算账挖潜力”。模拟法人运行机制克服了内部市场变化传导慢、效率低、反应迟缓的问题,各事业部内部工段和班组主动关注市场变化,主动降本增效,主动想办法提高收入。
有了“模拟法人”,还必须通过高效的业务协作来保障,新兴际华集团为此同时推行了产供销运用快速联动反应机制。2012年4月份以后,优特钢市场总体偏弱,常规品种亏损严重,销售中心和特钢部联动,及时调整产品方向,着重开发和销售了利润好的石油开采用钢、铁路钩尾框用钢、煤机用钢、模具钢,增加利润1900多万元。在一张5月29日的联动测算表上,获利能力排序为铸管、高合金棒材、方坯、螺纹钢、普碳坯。当天的联动会根据获利能力立即调整销售、生产、发运,并根据签订的销售合同锁定原燃料采购价格和采购量。过去从不关注市场销售的生产部门,每天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负责人去市场部门碰头……
管理创新不仅使集团在国内外经营环境复杂的形势下保持了快速发展,提升了盈利水平,而且也在提升经济技术指标、增强营利能力、转变员工观念和创先企业管理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推荐理由
在100多家中央企业中,新兴际华集团成立之初“个子”不算高,“块头”不算大,所处的行业也是冶金铸造、轻工纺织等高竞争性领域。但这个“后起之秀”却硬是靠着严格高效的管理,走出了一条竞争性国企的发展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