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情况
据中国交通报2013年11月12日报道,上海将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公共汽电车为基础、水上轮渡为补充、慢行交通为延伸,通过综合交通枢纽紧密衔接的,安全可靠、经济适用、便捷高效、低碳智能的城乡一体化公共交通综合体系,打造公交都市。主要做法是:第一,加密轨道交通网络。着力提高中心城轨道交通网络密度和站点覆盖率,到2015年,全面建成600公里轨道交通基本网络,使郊区新城与中心城之间基本实现轨道交通或郊区铁路连接。第二,加大公交优先道建设力度。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加大对社会车辆占用公交优先道等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让车速快起来,到2015年,中心城平均车速达到每小时15公里,公交优先道车速达到每小时20公里。第三,多方式接驳“最后一公里”。实现公交中途站距离轨道交通站点出入口距离不超过50米;在轨道交通外围换乘枢纽和终点站适度建设P+R(停车换乘)停车场,统筹考虑出租车停泊点;积极发展灵活便捷的小型公交接驳方式和公共自行车租赁网络,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交通接驳问题。
2.主要特色及优势
第一,加密了轨道交通网络,扩大公交覆盖面积,解决了百姓出行难的问题,使人们出行再也不用因为交通工具不便而发愁;第二,加大公交优先道建设,提高了公交车速,上班族再也不必担心上班迟到问题;第三,多方式解决了交通接驳问题。
3.效果(推荐理由与评析)
到2015年,全市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将达2450万人次,每百常住人口日均公共交通乘用次数达到98次,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50%左右,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客运量的比重达到50%左右;绿色车辆比例达到72%以上。上海打造公交都市实践实现了公共交通的便利化与信息化,有效解决我国大城市交通拥堵的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