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治理创新研究 > 正文

延庆县生态文明建设经验总结

1.基本情况

延庆县是北京市最北面的一个山区县,位于八达岭长城脚下。全县土地近2000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1320平方公里,占66%,人均山地面积70亩。耕地面积75万亩,人均耕地2亩多。全县人口28万,其中农业人口近20万,占72%,是一个人少地多的农业县。延庆县三面环山,一面环水,是北京的重要生态屏障,既是北部沙尘进京的入口,又有官厅与密云两个水库进水的河流(妫河与白河),还是通向河北省坝上、山西省燕北以及内蒙古的交通要道,居于重要的战略地位。

延庆县具有“冬冷夏凉”的气候特点,平均海拔500以上,年平均气温8摄氏度,日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北京“夏都”之称,是著名的避暑胜地。

2.主要特色与优势

延庆县从本地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实际出发,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生态文明战略,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落实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之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也得到北京市领导的肯定以及中央有关部门的好评。

一、发挥生态优势。延庆县是北京的北大门,坚持把植树造林、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美化环境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使林木绿化率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示范区。延庆县利用山区的优势,实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在调整产业结构中大力发展林果业和特色农业,使其成为主导产业。二、发展生态能源。延庆县利用农业资源发展生物质能源,结束了燃烧农作物稭秆与木材的历史,实现村容整洁。全县有玉米30万亩,年产稭秆37万吨,畜禽粪便93万吨,开发这类资源使其转化为能源,意义重大。三、改善生态环境。延庆县政府高度重视控制与消除农业的面源污染,生产附加值高的农产品,增加农民收入。为从根本控制妫水河流域的水体污染,提高流入官厅水库的水质,在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区划出52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4土地)控制区,在实施农作物稭秆 综合利用和畜禽粪便资源化工程的同时,建设有机农产品的基地,使用产生沼气后的沼渣沼液,作为果品生产的有机肥料。四、保护生态资源。延庆县政府高度重视对湿地的保护,为使白河水不受污染,沿岸农民将7000亩作为贡米种植的千家店水稻 田还林。野鸭湖是北京市的最大湿地,将核心区内的5000亩农田退耕还草,将原来废弃的8个部队农场近万亩农田并入保护区,将近万头放养牲畜与80条渔船 全部退出保护区。五、弘扬生态文化。延庆除了八达岭长城景区与康西草原外,相继启动了妫河生态休闲走廊、2.5万亩官厅水库滨休闲带、44公里长的北山生态休闲观光带、龙庆峡下游1.5万亩森林公园共四大长约100公里的生态旅游走廊,这都 将成为北京更加坚实的生态屏障,同时也是全市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举措。

3.效果(推荐理由与评析)(推荐理由与评析)

延庆县为实现生态文明,确保生态安全,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积累了宝贵的经 验。他们建设生态文明的方向明确,思路清晰,措施有力,成效显著,值得广为宣传与推广。当然,目前看尚有不足之处,相信在延庆县生态容量也就是生态承载力 允许的前提下,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前景一定会更加美好,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示范作用。

[责任编辑:焦杨]
标签: 延庆县   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