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治理创新研究 > 正文

深圳市郑卫宁慈善基金会

——残疾人高科技培训与就业

1.基本情况

残疾人高科技培训与就业项目是借助残友15年的社企发展经验,凭借互联网屏蔽残疾人的肢体障碍,针对不同残疾状态、不同专业的残疾人人力资源进行差异化、个性化、分层次、分阶段(9个月)的高科技培训、并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高科技就业岗位,实现“弱势群体借助高科技强势就业”的历史性突破,促进残疾人千百年来第一次借助信息科技成为社会发展的卓越有生力量.

2.主要特色及优势

郑卫宁慈善基金会致力于促进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的自我救助与可持续发展。如同远洋捕鱼,社会慈善提供初期起航的码头和渔船,后续残障人士自我管理驾驶渔船出海,捕鱼自养,形成造血式可持续性。基金会整合社会公益资源打造平台,并从法律框架上掌控残友社会企业群的社会属性永恒不变,同时支持残友社会组织群的标准化、专业化项目运行,而残友社会组织群又为残友社会企业群提供社企残障员工的标准化无障碍生活社区服务与扶助推动弱势群体生存状态改变的社会服务,进而形成良性发展的公益生态链。

3.效果(推荐理由与评析)

郑卫宁先生荣膺中国消除贫困奖、2013CCTV慈善盛典公益人物、全国劳动模范、全国自强模范、中华慈善行为楷模、中华杰出公益人物、2008北京残奥会火炬手、深圳特区30年30位杰出人物、第二届深圳义工市长奖获得者等。如今“残友”已然成为中国乃至国际社会创新与社会公益的典范品牌,更寄予着残障群体的希望与梦想。

[责任编辑:焦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