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中外思潮 > 正文

比注资更重要的是什么

比注资更重要的是什么

核心提示: 危机当前,注入资金,增强流动性,恢复信心,增加就业至关重要,但重筑收入分配机制,逐步改变不利于经济发展的思想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生态似乎更为根本为使世界经济走出衰退并防止危机再次发生,世界主要国家领导人走到一起,2009年4月2日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宣布通过联手行动。峰会为恢复增长而开出的医

危机当前,注入资金,增强流动性,恢复信心,增加就业至关重要,但重筑收入分配机制,逐步改变不利于经济发展的思想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生态似乎更为根本

  为使世界经济走出衰退并防止危机再次发生,世界主要国家领导人走到一起,2009年4月2日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宣布通过联手行动。峰会为恢复增长而开出的医“病”药方是:“为全球经济注入更多资金”。笔者看来,经济刺激计划的关键在于重筑收入分配机制。

  峰会提出的刺激全球经济的措施可谓宏大,资金规模可谓壮观,但是,喧嚣和兴奋中,大家是否注意到如何使用和分配这些资金。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放出的资金最终要落实到使用层面,资金使用的方法和渠道直接影响到刺激措施的效果。这必然涉及到整个经济体的收入分配机制。

  肇始于美国并蔓延到全球的经济金融危机,从本质上说是收入分配机制的不健康引发的。危机的爆发本身来自于全球经济失衡,而这种失衡与复杂的国际金融体制联系在一起,使当前的经济金融危机变得扑朔迷离,救助措施也变得更加形式化。

  美国国内分配机制一定是不健康的,不然就不会有大量过度消费而还不起债务的居民,就不会有之后金融风险的离奇转嫁方式。为美国提供大量商品的国家的居民收入分配机制也存在问题,不然就不会有国内消化不掉的过剩生产,也不会有超常积累的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在不公平、不公正、不包容、没有秩序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经济金融危机最终伤害的是在这个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处于弱势地位的阶层。

  具体到一个国家内部,收入分配机制相当重要,它直接决定了经济体的健康。当收入和财富主要掌握在极少数富人手中的时候,必然形成消费需求的短缺。消费需求的短缺即使可以用借贷消费来弥补,但这种没有普通居民收入增长支持的借贷所形成的债务累积是不可持续的、有风险的。因此,收入分配机制的不健康直接导致的国内消费不正常,进而影响到生产和投资的扩展,以致最终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鉴于此,对庞大救助资金的着力点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首先,需要逐步建立一个有序、健康、良性的收入分配机制。不然的话,经济刺激计划所注入的资金,尽管会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整体上仍会按照原来不健康的收入分配机制重复新一轮的失衡。因此,短期看,我们要考虑刺激消费和投资以度过危机,长期看,我们要考虑如何重建有利于居民消费的健康机制,这个机制包括良性合理的初次收入分配制度、保障有力的二次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

  其次,要处理好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扩大投资和消费对拉动内需都很重要。相比较而言,扩大消费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要比投资更加明显。投资的选择是建一些公共工程、基础设施,或者一些技术升级换代的生产项目。这样的投资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生产性消费以及与工程相关人员的工资性收入。而扩大消费的政策可以加大对民生的投入,增加普通居民和劳动者的收入,通过各种社会保障措施解决人们消费的后顾之忧,从而增强人们的消费意愿。

  再次,要高度重视发展国内经济这个根本。国内经济的健康发展来自于国内生产、投资、消费的良性循环,以及国内经济循环与国内外经济循环的合适比例。这就要求,在社会利润分配中做到公平合理,以法规的形式加大劳动者的收入,尤其是普通劳动者的收入;在对外经济交往中,把握好利益分配的平等、互惠。可以看出,经济良性循环的把握仍然离不开收入分配机制。

  总之,危机当前,各国需要高度关注收入分配机制,关注更重要、更有意义、体现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的社会效率,逐步改变不利于经济发展的思想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生态。(作者为中共中央编译局中国现实问题研究中心副研究员)